新开了一只主打vc衍生物的美白精华,质地像乳液,挺适合秋冬的。
加上没有原型vc的刺激和发黄,作为秋冬季节白天的抗氧化精华长期使用,非常不错。
核心美白成分:
-
酯化VC(四己基癸醇抗坏血酸酯)+曲酸衍生物(氨基丙醇曲酸磷酸酯)+ 4MSK(甲氧基水杨酸钾)的组合,共同去黑;
-
传明酸(凝血酸)+鞣花酸+复合植物提取(光果甘草、高山火绒草等),集体抗炎褪红。
除了美白提亮、抗氧化外,对于红黑痘印也会有一些好处。
四己基癸醇抗坏血酸酯,听起来很陌生,其实跟另一个很有名的油溶性vc衍生物的结构几乎一摸一样,就是VC-IP。
不管是不是同一个,反正结构相似,生物活性也是相似的。
VC-IP是vc家族里最贵的原料,比原型vc贵了几十倍,甚至比大多数多肽还要贵。
能卖这么贵,必然拥有卓越的效果。
1、皮肤亲油不亲水,原型vc是水溶性,吸收利用率不高。VC-IP是油溶性,能很快被皮肤吸收。
2、VC-IP在抗氧化、抑制黑色素和促进胶原蛋白生成方面,有些指标还会超过原型vc。
3、比原型vc稳定多了,高温下放几个月都没事。避免了vc精华开瓶就要赶快用完的缺陷。
四己基癸醇抗坏血酸酯虽然只是个衍生物,但在美白和抗老方面,效果还是挺不错的。
曲酸衍生物的名字,也很长:氨基丙醇曲酸磷酸酯。
曲酸的美白效果,是酪氨酸酶的活性,让黑色素生产变慢。它能把黑色素加工厂中的重要员工——铜离子拉出来玩,使其忘记自己生产黑色素的工作。
不过之前在写优色林双管美白精华时,提到过超级强大的美白成分——Thiamidol。
这个成分来自拜尔斯道夫,他们做过实验,对比几种成分抑制酪氨酸酶的能力,结果发现:Thiamidol > 4-丁基间苯二酚 > 4-己基间苯二酚 >曲酸 > 熊果苷、CL 302
(一看到这张图,我就忍不住要拉踩倩碧302……)
意思就是说,在抑制酪氨酸酶的效果上,曲酸还差得远,熊果苷、CL 302更是拍马都追不上。
氨基丙醇曲酸磷酸酯作为曲酸的衍生物,亲肤吸收率更好一些,效果可能好一点吧。
先说4MSK(4-甲氧基水杨酸钾),跟酪氨酸长得像,就骗酪氨酸酶与自己结合,从而减少黑色素的生成。还和水杨酸长得有点像,可以温和的促进角质层代谢。
传明酸的美白机理也是抑制黑色素的生成,不过跟其他成分不太一样。
紫外线、皮肤损伤和炎症能够导致PA(plasminogen activator,血清中的一种蛋白酶)的产生,PA能加快血液流通,并且激活黑色素细胞。传明酸靠自身的凝血机理(所以又叫凝血酸),通过抑制PA从而抑制黑色素的产生。
不过它吸收性很差,一般外用都很难透皮吸收至皮肤内部,所以现在有些产品会用促渗剂Neosolue™-Aqulio提高传明酸吸收性(比如purid 2号)。
本文这支精华没添加Neosolue™-Aqulio,因为有4MSK在。
4MSK+传明酸在渗透上1+1>2,二者通过静电作用力以复合体的形式可以比较好的进入皮肤中。
名字里有酸,但不是酸的鞣花酸,实际是个多酚。
比如绿茶多酚、姜黄素、阿魏酸、白藜芦醇等,都是多酚类。它们都是抗氧化的辅助大军,帮助中央军查漏补缺。
正面作战时,能与自由基同归于尽;辅助作战时,还可以在自由基逃离细胞控制时牢牢地固定住他们,不让自由基去进攻DNA和酶。
不过说白了,还是抗氧化的效果。
不过鞣花酸还多一个特点:可以捕捉有害物质,比如亚硝酸盐和多环芳烃(俩致癌成分),防止它们侵害皮肤细胞的DNA。
欧莱雅集团很喜欢用鞣花酸,830一支的兰蔻极光淡斑精华里就有它。
光果甘草提取物,因为价格昂贵,而被称为「美白黄金」,能通过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,减少黑色素生成。里面的甘草酸有舒缓抑菌的效果。
高山火绒草提取物,含有一些多酚类成分,如雪绒花酸等,抗氧化能力比较强大,同时能够修护肌肤的屏障,提高皮肤自身的抵抗力。
大家应该已经能猜出这支精华啦——上水和肌极光重点焕颜精华凝乳
轻薄的白色乳液,质地清爽,吸收快。皮肤摸上去不粘,是哑光的,但有一定滋润度。
一句话就是:清爽哑光还保湿。
不含致痘成分,无香精、无防腐剂、无酒精,温和度非常高。但4msk是水杨酸衍生物,所以不推荐孕妇和哺乳期使用。
香叶天竺葵油作为调香,涂抹开带着淡淡的柑橘系香甜,我非常喜欢。
从「还原+代谢+抑制+抗氧化+抗炎」几个通路对抗黑色素,尤其适合不能用原型vc、377、烟酰胺的敏感肌。
搭配不挑,任何精华精华都可组合。干皮做抗氧化提亮精华,油皮直接当美白乳液用就好。
不过有个别反馈会搓泥,可以换换组合搭配多尝试。
其实看前面单个的成分,还是挺种草的。
但实际用下来,美白效果并不是强效型。
透亮肌肤,加强白天的抗氧化,让整张脸看起来白白净净,它可以做到。还有不少人说淡化红黑痘印也很不错。
但期望用完能斑不见了,全脸变白一个度,有点难。
小贵,40ml,198……
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(空瓶才推荐):国货冷门品,真的好用吗?